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文苑 >> 正文

唐立谷:湖南三师,抹不去的记忆

文字:   编辑:校友网  
[时间]:2018-12-23 [来源]: [浏览次数]:

二十三年前的9月16日,刚满十五岁的我在父母的护送下,从偏远的乡村来到衡阳市城南区(今雁峰区)黄茶岭黄白路121号,进入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我们通常简称她为湖南三师或三师)就读。在这片校园里,度过了三年美好的青春。从此后,湖南三师成为了我人生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短短一天的入学教育使我了解到,三师在湖南省尤其是衡阳市,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百年名校。她始于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其创办时间仅仅比毛泽东同志的母校湖南一师稍晚一年;辛亥革命后她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一度被誉为“湘南最高学府”,汇集了大批优秀师生,引领衡阳、永州、郴州三地风气之先。19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仅3个月,毛泽东同志便来到衡阳,在三师创建了衡阳第一个党组织。从此,风起云涌的中国革命史上有了湖南三师校友们的矫健身影,三师也因此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在文革中与刘少奇、邓小平被并称为“刘邓陶”的革命家陶铸,刚正不阿、“九上九下”的开国大将黄克诚,主审林彪和“四人帮”罪行、为千百万受迫害者伸张正义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等一大批校友为国家立下了伟大功勋。以蒋先云(在国共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他与陈赓、贺衷寒被并称为“黄埔三杰”,深受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的器重)为代表的数百名校友,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成为后人敬仰的烈士。光辉的校史,让我们为她而自豪。

在湖南三师第430班这个集体里,我与来自衡阳各县市区的同学一起,接受了系统而严格的教师素质训练。一个普通小学全科教师所必备的素质,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字)、普通话、简笔画、视唱练耳、舞蹈和各种文化课程,除了不开英语课外,几乎无所不包。学校图书馆多达20余万册的藏书和上百种报刊杂志,给我们的课外生活提供了开阔眼界、充实内涵的空间。开明的学校为我们请来湖南师范大学的教授,办起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使我们这些初中起点的在校中师生可以直接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同步博取湖南师大的专科学历。在母校的三年,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繁忙而充实。当我的初中同学在1998年7月通过高考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同时获得了湖南三师和湖南师大两个毕业证书。唯一感觉有些不足的是,三师的校园被夹在衡阳师专和衡阳教育学院两所大专院校之间,和那些年长几岁、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比起来,语言谈吐、行为处事之间,我们还显得那么青涩稚嫩。

上个世纪晚期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统招统分”政策和当时农村中小学校充足的生源,使我们的就业安置非常的顺畅。十八岁的我刚回衡山县教育局报到一个月,一纸派遣单就把我送到边远的东湖镇学区,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教师生涯。作为青年教师,我一身而兼多任,前后当了十年的小学、初中班主任,教过语文、数学、历史、社会、体育等各种不同的课程。在那些与纯朴天真、求知若渴的农村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我无悔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忱。工作之余,我又进一步加强学习,获取了湖南师大的自考本科学历证书。结婚生子后,为了让孩子进入县城的优质小学就读,2008年下半年,我在校友们的指点帮助下,通过县里的公开招考,进入机关工作至今。

时光如飞梭,离开三师,整整二十年了。我们的母校三师已经在2002年与衡阳师专、衡阳教育学院整体合并,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衡阳师范学院,三师变身为新学校的初等教育分院。在县乡基层的有限空间里,我在三师的同班同学中,已经涌现了衡阳市党代表龙湘梅、市人大代表洪思薇、党外县级后备干部曾湘莲、首批获评小学副高级职称教师的唐旺桥等一批小有成就的地域精英;就连近年改行南下广东、从事新传媒行业的唐物华,也迅速获得新环境的认可,去年当选为佛山市禅城区人大代表。其他在各行各业取得扎实成绩的同学,也不胜枚举。

undefined

回首青葱岁月,总让人怀念。当我们在职场中,碰到越来越多的“90后”、“ 95后”,当他们以985、211名校和全日制本科毕业的第一学历成为团队新锐的时候,我们不止于羡慕。作为二十世纪末期特殊国情条件下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我们同样可以自豪对这些年青人说,我们正在用青春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断拼搏的我们一样是社会的中坚。湖南三师,是我们难以忘怀的记忆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