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起,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我校校友、湖南大学文学院彭兰玉教授,主讲中华成语(学习篇)。
彭兰玉教授长期执教于高校,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语言文字工作。致力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方言文化保护和中文国际传播方面取得很多成绩。近年来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更是对中华语言文化特别是成语文化给予了持续关注和研究。
彭兰玉,博士,1977年,彭兰玉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被当时的衡阳师专(1999年,升格为如今的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毕业后留校任教二十余年,是衡阳师专升为本科院校后第一届中文系主任。现为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语言学、语法、语用。著有《衡阳方言语法研究》等学术著作。
成语有怎样的来源?
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启迪?
而在琳琅满目的成语宝库中
关于学习的成语又都有哪些?
点开这个宝藏视频
一起在视频中寻找答案吧!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了第一集节目“剧透”
更多详情请点击上方视频查看~


彭兰玉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中华成语之美,深度解读成语背后的文化密码。


彭教授以四个成语在生活中的运用的例子,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人交流或多或少都会用到成语。在特定的语境下,有些成语甚至是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成语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语言现象之一。


要解释成语是什么,就要对成语有宏观的了解。成语就如同一个文化的“雪球”,在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


成语从何而来?又有何特质?快来《百家讲坛》一探究竟!
“中华成语——学习篇”,共17集,涉及“学习”的用书、目的、过程、精神、环境、态度、方法、养成和成果等方面。4月9日起每天中午12时彭兰玉教授准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0开讲!
第一集:成语灿灿昭文明——总说,成语的来源、特点
第二集:中华典籍数千年——用书
第三集:平生读书为谁事——学习的目的
第四集:投认师生法不轻——师生关系
第五集:乐在其中浑不觉——勤奋
第六集:恶习起时能自讼——学习要避免的坏习惯
第七集:好遵孟母三迁教——学习环境
第八集:处己谦虚终受益——学习态度
第九集:师德亦需尊师养——尊师
第十集:世人读书要知道——学习方法
第十一集:读书精得圣人言——学习结果
第十二集:待到金榜题名时——考试
第十三集:施教夙闻因材异——学习的规律
第十四集:读书养志勤三省——学习的检验
第十五集: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的过程
第十六集:心有灵犀一点通——如何通达
第十七集:天才英发贵勤思——天才与善学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锤炼和积累下来的语言精华,它凝练精美,意味深长。
想要了解更多中华成语的奥秘,那就锁定CCTV-10《百家讲坛》,自4月9日起每天12时准时开讲。让彭兰玉教授带你走进中华成语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