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为爱而行,同心赋能 || 文学院赴娄底星星中学开展校友走访暨访企拓岗工作

文字:   编辑:校友网  
[时间]:2025-11-20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持续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扩大“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实践成果,依托并整合校友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岗位,11月13日,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云峰、副院长文玲、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谭盛广前往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星星中学开展访企拓岗调研工作。

(合影留念)

        在调研交流环节,星星中学德育副校长肖强开场致辞。首先他对文学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详细介绍了本次会议的流程。同时,他期待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强化校地联动,吸纳更多师院优秀师范生加入师资队伍。

(合作交流)

        在交流环节中,张云峰将此次交流定义为“爱的旅程”,并从“四重爱”出发对校地联动与校友赋能核心内容进行阐述。第一,星星中学的包容之爱。其独特教育文化理念及对教师的包容关怀,为基层教育温暖故事提供生长平台,延续爱的教育实践。第二,文学院知行并进的文化之爱。计划联动师范生开展主题班会传递文化育人力量,推出夫子曰特色文创产品让文化理念落地。第三,给学生送文创礼品的心意之爱。通过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夫子曰”定制文创产品让学生感受文化感染力,实现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第四,校地校友联动的同心之爱。以基层教师、校友为纽带,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对话,赋能语文教师培养,实现校地资源与校友力量双向赋能。

(张云峰讲话)

         此外,“藏在罐子里的爱”案例主创、文学院校友童丽芳老师,以“母校毕业生+现任教师”的双重身份现场分享了她的成长与教育故事。童丽芳提到,文学院老师教会她“感知爱、表达爱、传递爱”的能力,这份能力让她能以细腻之心对待教育,也促成了“藏在罐子里的爱”案例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关注的经历。她感慨教育是“双向照亮”,孩子们用文字抒发真心,教育者用心倾听守护,而这份初心正源于母校的课堂启发与恩师言传身教;如今星星中学的包容与支持,也更让她能大胆践行“以爱育爱、以智启智”的教育理念。

(聘书颁发)

(童丽芳讲话)

         随后,双方围绕新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师范生实习实践模式、语文学科教师发展等内容深入交流,就拓展“新语文教师教育共同体”、吸纳师范生优质就业、校友资源联动育人等工作达成初步共识。

会后,文学院师生与星星中学班级联合开展“以文化人”主题班会。班会伊始,童丽芳分享了从衡阳师范学院习得“感知爱、表达爱、传递爱”的教育理念,提及这份能力助其收获教育成果的经历,并鼓励学生以文字传递真心。文学院的同学们手持鲜花上台,既向深耕基层教育的童老师致敬,也向学生代表龙睿熙传递了大学生朋友的关怀与期许。

(献花环节)

        随后,师生们为全班同学送上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夫子曰”特色文创产品,向同学们分发印有学院标志性景观、背面附大学生朋友手写中考祝福的专属明信片,让学生真切触摸文化温度。三位大学生朋友结合备考经历、大学学习生活等和同学们分享成长与学习经验。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本次和大学生朋友交流的感悟,现场氛围温馨热烈。最后,张云峰围绕“以文化人”主题作总结,以“文人墨客”“文人侠客”等概念阐释文化育人的深层内涵。同时,他鼓励同学们不要将学习局限于考试,而要做一个有生命气象、有温度、能真正做自己的“文人”。

(同学们展示“夫子曰”明信片)

(大学生朋友与同学互动交流)

(张云峰总结)

         此次交流不仅明晰了基础教育一线的真实需求,还深化了校地合作与校友联结,为师范生实习就业拓展了新路径。未来学院将以“藏在罐子里的爱”案例为“点”、校地协同与校友联动为“线”、新语文教师教育为“面”,持续深化资源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