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江华:感念母校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江华(1907-1999),原名虞上聪,湖南江华人。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第30班学习,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之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1930年,先后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闽西特委秘书长、红3军团政委、师政委等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军区关中军分区司令员、红28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主任,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后任中共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市长、浙江省委书记。1975年1月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走出瑶山艰苦求学
江华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瑶族的贫苦农民家庭,10岁进入私塾读书,13岁考入县初级国民小学,后考入县立高小学堂。1925年8月,江华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同乡友人的资助下报道入学。求学期间,他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为之后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84年三师建校80周年校庆,江华在给母校的贺信中说:“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80年来,培养了众多的革命志士和建设人才……正是在这里,我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母校对我的栽培,永远不会忘记在这里度过的,对我的人生有着决定意义的岁月。”
积极投身反“围剿”
1928年11月,江华被调至红军工作,先后担任红四军前委秘书、红四军政治部秘书长,是红军初创时期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下的军队政治工作领导人之一。1933年1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并亲自到前线督战。红三军团为抓捕蒋介石,组建了一支人员精干、装备齐全的突击队,并由杜中美任队长,江华任政委。正当他们整装待发时,前线来电通知,蒋介石听到风声后,提前逃走了。虽然突击队此次的抓捕计划落空,但他们并未受到打击,在黄陂战斗和草台冈、东陂地区的战斗中直接有效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作战,歼灭了蒋介石嫡系部队近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巨大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时,江华因反对“左”倾路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被撤销职务,送往红三军团军事裁判所监管。1935年1月初,在强渡乌江前夕,红三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罗荣桓到军事裁判所找到江华,决定恢复他的工作,让他担任红三军团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指挥工兵连架桥,为主力红军开辟道路。江华二话不说,带领工兵赶往茶山关渡口,不畏敌人的枪林弹雨,与战士们一起架桥。经过努力,终于把浮桥延伸到对岸,帮助红三军团渡过乌江。之后江华带队消灭了乌江西岸的敌军,确保了中央红军后续部队顺利渡过乌江,挺进遵义。
机智勇敢的红军指挥员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江华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斗争。1936年秋,江华奉周恩来之命,率领部队戍卫中央机关所在地。驻防不久,军委决定组织一支专打“土围子”(指反动势力盘踞的堡垒)的部队,并任命江华率领部队攻打旦八寨子。当时,曹俊章自任旦八寨子团总,拥有反动武装100余人,经常骚扰红军,反共反人民气焰十分嚣张。红军多次攻打,但因地势险要,均未获成功。
接受任务后,江华专程向周恩来借得一副望远镜,与司令员白志文率队前往旦八寨子侦察。红军还没接近旦八寨子,敌人的枪弹就从“土围子”的枪眼里扫射而出。江华让部队迅速隐蔽,在高地上拿起望远镜观察,发现寨子建在山坡上,背后是数十丈高的悬崖,寨前有一条小河,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江华认为,倘若强攻,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与白志文商议后,决定以火力控制寨门,不让敌人出来取水。一旦断水,敌人就会不攻自溃。
一段时间后,寨子内的敌人终于坚持不住了,曹俊章派人与红军交涉,愿以自己的儿子作人质,换取水源解渴。江华趁此机会和白志文一起进入寨子,成功赶走曹俊章的人马,解放了旦八寨子。
江华率领红军攻打“土围子”的战斗,不仅在红军部队里产生了很大影响,还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5年,毛泽东还提起这件事说:“1936年,我们住在保安。离保安四五十里的地方有个地主豪绅的‘土围子’。那时候党中央的所在地就在保安,政治影响极大,可是‘土围子’里的反革命就是不投降。我们在南面扫、北面扫,都不行,后来把扫帚放到里面去扫,他才说,‘啊哟!我不干了’。”由此,毛泽东得出了一段著名的论断:“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们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倒,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将领
1941年11月,日寇开始对山东沂蒙山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大“扫荡”。日军共出动5万人,并配备飞机、坦克、大炮等重火力。
11月4日夜晚,北风骤起,天空中下起了大雪,江华率领山东纵队政治部机关和一个团的部队到达刘家成子。深夜,他推开窗户惊讶地发现,在雪地里,日军正行动诡秘地经过刘家成子。江华准备让部队投入战斗,却发现敌人并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他又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确信敌人并未发现八路军。于是,江华命令部队迅速撤离到附近的山上宿营,准备次日拂晓再出发。
第二天天还未亮,江华发现日军驻扎在山下。这时,日军也发现了江华和部队,便向江华率领的部队发起猛攻。江华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利用地势向敌人射击,八路军人人奋勇当先,从晨曦到傍晚,敌人始终未能攻克江华所属部队的防线。深夜,江华率领部队冲出日军的包围。次日中午,罗荣桓同志率领的八路军115师部队在鲁南会师。至此,日军企图捣毁山东根据地首脑机关的阴谋彻底破灭。
革命老同志
江华在浙江工作了18年,连任三届省委书记、两届省政协主席。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江华作为浙江省委的一把手,成为造反派要“打倒”的对象。在危难时刻,毛泽东没有忘记江华。1967年1月22日中午,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中央军委碰头会扩大会议的高级将领时说:“江华要保,不能打倒。”1月28日,周恩来在接见浙江造反派代表时说:“江华是井冈山革命时期的老同志,是少数民族,主席再三说要保。”周恩来还批示浙江省军区领导,一定要保证江华的安全。
2月8日晚,毛泽东批示同意了周恩来的来信。信中说:“2月7日中央碰头会拟定先将江华、曹祥仁等同志接来北京养病并予保护。”1967年2月11日,江华乘中央派来的飞机离开浙江,来到北京。
激浊扬清践行法治
1981年1月25日上午9时,在庄严肃穆的审判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案的特别法庭上,全场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无数双眼睛凝望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江华,静候历史性时刻的到来。只见江华深吸一口气,微微端正了身体,然后开始宣读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10名主犯的判决书。审判大厅响彻江华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字字句句,如千钧重槌般敲打在10名主犯的心头。宣读完毕后江华说:“把罪犯押下去,交付执行。”此时,旁听席上的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泪水在这正义得到伸张的时刻夺眶而出⋯⋯这一幕也永远地刻进了历史。
故乡情深
江华原名虞上聪,又名黄琳、黄春圃,1938年,毛泽东为他改名为江华,希望他永远不忘家乡和家乡人民。参加革命工作后,江华无论走到哪里,都十分关心家乡的情况,深爱着家乡的山水草木和纯朴的人民。
1965年7月10日,江华送越南主席胡志明回国后,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他一到家,便召集父老乡亲座谈,向大家问寒问暖,鼓励大家努力发展工农业生产。之后江华三次回到家乡,勉励家乡干部群众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抓紧拳头振兴江华经济。在他的关心下,当地人民艰苦奋斗,1985年,江华县城从水口镇顺利搬迁到沱江镇,江华卷烟厂也于1991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建立,成为江华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支柱。
对于母校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江华同样是浓情满满。在三师建校80周年校庆时,江华因工作原因,无法亲自前来参加。他给母校写了一封贺信,对母校予以高度评价。并赋诗一首,以表对母校的深情。
《怀念》
长饮潇湘水,重读马列书。
母校何处去,借问东村夫。
风云八十载,桃李满天柱。
南北虽相殊,四化乐同途。
1985年12月25日和1988年1月13日,江华两次视察母校,并与学生一起听课,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发扬三师优良传统,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1999年12月24日,江华在杭州逝世,享年93岁。他生前留下遗嘱,将骨灰分成两部分,分别安置于井冈山根据地和家乡鹧鸪塘村母亲墓旁。